《四季书评》读书访问:张昕
首先要对“世界秩序”给出界定,然后将当前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紧张关系追溯至苏联晚期和冷战结束的方式,再逐步展开这个从“冷战”到“冷和平”的过程,突出俄罗斯和西方对于世界秩序的不同构想和实践如何在持续的误判和交流失败中不断错位,从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延伸到对于整个后冷战国际秩序的批判思考。
跟着神话去思考永恒、起源与生命
神话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更充分地意识到精神维度的存在,它从四面八方紧紧地包裹着他们,并且——它就是生命本身
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明代内亚
明王朝时期,蒙古的历史发展,成为塑造后来内亚格局的关键。通过蒙古,中原王朝、西藏、满洲的命运,被捆绑在了一起,塑造了现代中国内亚地区的文化版图和民族结构。
斯大林“神话”的精神遗产
斯大林今天在政治上仍活著,并在目睹莫斯科博物园内的情景,那里堪称另类历史画廊,摆满了各时期被废弃的政治领袖雕像,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鼻子和下巴都被人民砸掉的斯大林。
诊断我们时代症状—评《政治的新科学》
沃格林认为,政治社会中的人,其存在以历史的形式存在,那么政治理论也就是历史理论。今日这是被科学主义者拒斥为非科学和非实证性的观点。然而,如果政治理论的根本是回应人类面对的存在危机,那么政治理论就不应该是实证主义和价值无涉的。
《四季书评》读书访问:王笑红
在美国,误判在每个州每个月都在发生,原因大同小异:侦查工作不当、垃圾科学、说谎的目击证人、不负责任的辩护律师、懒惰的检察官、傲慢的检察官。
书单:从历史到现实,理解俄罗斯
《Natasha’s dance》一书涵盖了苏俄文化史上关于俄罗斯身份认同、文化归属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尤其是俄罗斯文化欧洲属性的复杂和暧昧、精英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与哀哭的同哭
中国历史上,不乏悼亡之书,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或为近世最著者。沈复与龚立人相似,两人都在丧妻之痛中挣扎,经历着相同的人世悲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位是乾嘉年间的江南文人,一位是当代的香港神学家。面对无法理解的苦痛,两人走向的超越之路也全然不同。
用写作疗治心灵的伤痛
迟子建正是以仁慈的光束,去探照,透视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以及他们的人生,并以她沉静的笔触,为我们谱写出一阙阙动人的生命之歌,也为我们苦难的大地洒上一层悲悯与同情的月光。
朋霍费尔:危机中的永恒伦理
在读朋霍费尔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没有答案的疑问一直萦绕着我,倘若朋霍费尔选择留在美国,是否对自己和对德国会更有意义,是否能够留给我们后世的人更有原创性的著作,是否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学生,甚至如同巴特一样,成为一个学派?
《四季书评》读书访问:宋宇
新近出版的三部叶礼庭作品中,讨论民族主义的两部皆有洞见,但《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的阅读体验堪称“耳目一新”。
柏克和美洲革命
在柏克看来,贵族与教士是奠定欧洲文明社会的基石,与此二者相对应的是荣誉和宗教,而法国革命恰恰摧毁了它们。法国革命很重要的原因是贵族们没有给予新兴的金融家们足够的地位,而法国土地流通之不便更使二者难以融合。
反对创立“中国经济学”,评田国强、李稻葵两先生文章
当代经济是市场经济。无论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之前加上什么修饰词,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不变的。当代经济学基准理论就是市场经济的基准理论。像“非礼勿视”那样地远离“创立中国经济学”一类的扯淡!
重新思考希特勒的崛起之谜
2018年,世界面临威权主义和强人政治回潮,对纳粹这一重大历史现象,需要更清晰地洞彻。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汉斯·莫姆森发现,那些促成希特勒上台的力量,同时也是促成魏玛共和崩溃的力量。在纳粹崛起期间,德国精英需要担负更多的道德责任。
俄罗斯文学中的“同一天”
读者与知识人并不傻,他们发现置身两个时代的克格勃与特辖军有著巨大的共同点,即二者都口口声声地尊重法制与法律,但同时都又在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古典音乐与古典艺术
为什么德国人总是把一个乐团和国家身份认同联系在了一起?除了柏林爱乐不再纯粹德国化、(至少在表面上)去精英化,我们是不是同样在见证古典音乐本身全方位的痛苦蜕变?
重新发掘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路德看来,人在运用权力的任何地方,都会受到诱惑来自我神化。这一诱惑非常强大,在政治中尤为如此。结果,在政治中人们往往看到很多政客不过是“傻瓜”和“恶棍”。
浪漫派的敌人
为现代性祛毒的思想炼金术士们调配解药的技艺往往不够成熟,结果总是一次次加剧其毒性,比如施米特的前辈尼采。然而,炼金术士们的努力永远值得崇敬,他们总能够提供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于世界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后现代坚持实在论史学
当人们拒绝承认可以并且应该追求对“真相/真理”的认识时,原本用于反抗“权力的隐秘统治”的后现代霰弹枪,就可能变作权力统治的另一个隐秘的组件。说到底,唯有真理才能使人自由。
堂吉诃德和东方不败的故事
东方不败与杨莲亭如同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对应,他们共同构造出了一个次级的实在,在本能中欲望仍旧隐藏在暴力杀戮和大清洗之中,在主体中他却试图分裂为一个柔软、仁慈的女性,他以母性的身份出现。